英國《金融時報》 休•卡內基 巴黎, 斯蒂芬•瓦格斯蒂爾 柏林報道
法國本周將把其最宏大的宮殿、最美味的葡萄酒和最優秀的企業展示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隨著中法貿易與中德貿易的差距逐漸擴大,法國終于開始努力縮小這一差距。
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的政府還敏銳地意識到了英國在爭取中國投資方面對法國構成的競爭,尋求以習近平的訪問為契機來扭轉社會黨領導下的法國是一個高稅收、對投資者不友好的國家的形象。
參與接待習近平的一位官員表示:“德國人已經遙遙領先于我們。英國正在竭盡全力讓中國人相信,它比法國更適合投資。這是歐洲三大經濟體之間真正的競爭。”
今日習近平將在愛麗舍宮與奧朗德會晤,屆時雙方將會簽署一系列商業協議,包括涉及空客(Airbus)飛機和核能集團阿海琺(Areva)的協議。
兩國還將簽署協議,中國將向法國火腿、香腸及其他熟食,以及在從牛奶生產到老年人護理等領域開放市場。中國與歐盟(EU)關于進口葡萄酒(主要來自法國)的爭議,已經在上周及時得到解決。
習近平將在法國停留兩天多時間,然后在本周五前往德國。法國是他的歐洲之旅停留時間最長的一站。除了在愛麗舍宮享用國宴以外,他將在明天的大部分時間里前往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出席在那里舉行的皇家歌劇院音樂會。
法國官員們非常重視被他們堅稱為“與其他所有國家都不一樣的中法關系”,因為查爾斯•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在1964年與毛澤東領導的中國政府建立了外交關系。法國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西方國家。
但是,在對華經貿往來方面,法國嚴重落后于其他國家。德國明顯是中國在歐盟的最大貿易伙伴——2012年對華出口額666億歐元,進口額773億歐元。德國公司在中國大舉投資,例如,大眾(Volkswagen)去年在中國開設了第16家工廠——中國是大眾最大的單一市場。相比之下,法國對華貿易去年出現了260億歐元的赤字,占到其全球貿易赤字總額的40%。德國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是法國的4倍。
中國的對外投資也只有1%投向法國。奧朗德迫切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以推動國內疲弱的增長和就業。今日正式簽署的協議包括最近達成的中國東風汽車(3.17, 0.08, 2.59%)公司(Dongfeng)以8億歐元收購標致雪鐵龍(PSA Peugeot Citro n)14%股份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