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的虛假理賠,長期以來不僅困擾保險公司,更是讓不少車主抱怨賠付難的主要原因。”日前,一位財險公司的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保險公司太依賴中介、4s店等傳統渠道,導致車險市場不規范,部分中介公司因為管理混亂,更導致車險理賠充斥水分,害苦了車主,也讓保險公司做了不少“虧本生意”。
避免虛假理賠,最直接的方式是引進出現銷售渠道新模式,于是電話車險業務成為今年各大保險公司競相開展的新模式。截至今年八月底,全國已有9家保險公司拿到了經營電話直銷車險的牌照。近日,平安產險更為旗下電話車險業務推出兩周年特別舉辦了慶祝會,并對外與媒體進行了溝通。
保險公司:“有保單無客戶”
“以往車輛小磕碰不用查看現場,維修廠代辦即可的理賠方式,制造了許多虛假理賠,讓保險公司虧不少錢。”一位財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類虛假理賠事件是保險公司過分依賴維修廠、中介等傳統渠道銷售車險,導致的被動局面。為此,近期當該幾大保險公司攜手推出車輛出現必須要現場報案、車主必須先墊付費用后維修等新規后,導致了有部分汽車品牌維修廠聯手“抵制”拒售多家保險公司車險的事件。“無疑,新規‘損害’了不少保險中介的利益。”
對此,平安財險副總經理盧躍顯得有些慶幸,早在兩年前,該公司已推出電話車險業務,最大限度消化過于依賴傳統銷售渠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盧躍表示,車險傳統銷售渠道也曾經讓他們“叫苦不已”,無論保險公司占有多大市場,客戶始終屬于代理渠道,“有保單無客戶”。如今電話直銷模式改變了以往保險公司的尷尬,直接掌握客戶,容易形成大量忠誠度很高的客戶。保險公司能夠從中選取優質客戶,給予客戶更多購買車險優惠的同時,降低保險公司的賠付率,增強盈利能力。相關數據表明,傳統模式的忠誠度只有大約20%,而直銷模式的忠誠度在60%-70%之間。此外,根據記者從平安產險獲得的數字顯示,無論是電話車險的呼入量增長還是車主的忠誠度,對比2008與2009兩年,都有明顯提高,在電話車險最為成熟的上海,2008年平安電話車險上海市場的忠誠度僅為50%,2009上半年忠誠度則上升至70%。
車主主動呼入量俱增
電話車險今年“井噴”
在兩年前,電話車險還是一個新鮮事務,不僅消費者不了解,甚至還有保險公司“巨頭”固執于傳統銷售渠道,對新興的電話車險直銷模式感到不屑。2007年7月31日,平安報備的電話車險專屬產品首家獲得中國保監會的批準,經過兩年的市場培育,平安的電話車險業務在2008年創造了16.4億元的營業收入。與平安同時拿到電銷資格,持照觀望兩年之久的人保、太保終于按萘不住,2009年3月也開始,設立電銷運營中心,發力電話車險直銷市場。至今,全國直銷電話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已增至9家。
“今年前7個月,平安電話車險銷售額接近1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預計今年電話車險業務首次實現盈利。”平安財險副總經理盧躍日前向表示,電話車險新渠道車主的接受程度之快,讓他們始料未及。如今,電話車險已經成為了一個和傳統代理渠道并駕齊驅的投保方式,也是保險公司“叫板”4s店、汽修廠、銀行和保險中介等五花八門傳統渠道的一個新方式。盧躍認為,2009年車險電銷業務將有一個井噴式的發展。
雖然電話車險擁有價格低的優勢,但要與傳統渠道叫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電話車險經歷兩年發展已經擁有一定市場,但是傳統渠道對車主“根深蒂固”的影響依然存在。為此,以平安電話車險為首的多家保險公司在全國各地推出了諸多特色服務,對電話車險業務的開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如平安車險面對全國推出了&萬元以下三天賠付&,在北京地區推出了五環內非保險事故免費道路救援(緊急送油,緊急加水,更換備胎,拖車牽引等);上海推出了代步車服務;廣州地區則推出了&電銷大管家&服務等等,希望籍推廣電話車險業務的同時,讓客戶意識到通過電話購買車險,也能享受到優質的理賠服務。
來源: [ 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