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披露的8月保費數據的出爐,三家保險公司產壽險發展態勢了然。除了財產險繼續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外,壽險行業卻仍處于下降通道。業內人士的預期,壽險行業有望觸底回升的時間點在四季度。
銀保業務將繼續下滑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前8個月累計保費收入在2370億,前8月同比增長4.1%,低于前7月同比增長5.2%。8月當月同比增長是-6.1%,低于7月當月同比增長-5.7%。這表明,保費規模仍然處于下行通道,沒有止跌。
中國人壽的現狀也反映了行業的狀態。平安壽險和太保壽險的前8月保費規模分別是898.83億和669億,增長態勢都不如7月。其中,平安壽險從前7月同比增長34.9%,下降為前8個月同比增長32.8%;太保壽險從前7月保費規模同比增長10.2%,下降為9.3%。
顯然,今年不見放松的貨幣政策和銀保新規,一直壓著壽險公司喘不過氣來。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太平人壽1-8月總保費同比增速與上個月相比都出現下降。
來自中金公司的有關報告分析,壽險保費增速仍處于調整鞏固階段,還沒有看到明顯的回升趨勢。
不過,對于保費貢獻大戶銀保業務而言,顯然是不太樂觀。而8月壽險保費收入增長的不樂觀,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銀保渠道的拖累,銀保業務8月保費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負增長。
中金報告提醒,在宏觀環境和監管政策的挑戰下,今年保險行業仍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而考慮到8、9月份是壽險公司忙于增員的季節,預計保費增速要到4季度才可能逐漸擺脫底部。
財產險增長勢頭不減速
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披露的今年前8月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12.0%,35.8%和19.3%,與上個月相比均略微上升,仍然在上升通道上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前8月保費收入為1176.92億,平安財險為539.14億元,太保財險為415億。上述三家公司8月單月保費收入為128.66億、66.12億、45億。
有關業界分析人士表示,在當前經營環境下,大財險公司由于品牌好、網點多以及融資渠道廣等因素而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預計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相對業績優良的銀行股,受困地方融資平臺風險壓力,股價難有表現而言,保險股還算幸運的。三只股票的股價,除了中國人壽創了新低外,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都高于歷史最低價。
而中金公司將中國太保推為首選投資品種,理由是太保產險利潤占比較高,而市場低估了太保產險對集團的價值貢獻。同時,太保壽險管理改善的效果正處于收獲期,這是其個險新單增長一枝獨秀的重要原因。目前太保a股隱含的新業務價值倍數只有6.7倍,具有安全邊際。
高盛則把中國人壽的評級由中性調高至買進,理由是該股的下跌空間有限,估值具有吸引力。
來源:[ 上海證券報 ] 盧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