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一度被市場認為將是經濟最早見底、最先收緊貨幣政策的國家,但近期關于各大央行孰先加息的爭論再起。
英國:先于美聯儲行動?
高盛和德意志銀行的經濟學家近日紛紛提出,鑒于英國的通脹水平將居七大工業國(g7)之首,英國央行或將早于美聯儲,于明年率先走上加息之路。
根據經合組織(oecd)的最新預估,英國的通脹上揚速度將在明年位居g7之首,同時不少市場人士也認為英國的通脹率將在未來十年中保持主要發達經濟體最高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英國的通脹壓力來源除了巨額經濟刺激措施之外,還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英鎊貶值導致英國進口成本大幅提高;二則是英國的削減銷售稅的計劃明年1月1日到期,稅率會從目前的15%升至17.5%。
最新數據顯示,衡量通脹預期指標的英國10年期平準通脹率為2.36%,而加拿大、意大利、美國和德國分別為2%、1.98%、1.88%和1.77%。平準通脹率即指一般公債收益率減去通脹保值公債收益率。
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前英國央行官員willem buiter公開指出,英國央行有可能率先出手加息。如果過早加息,就會使得經濟復蘇疲弱,英鎊過分升值;而如果加息遲緩,則又會被指責為對抗通脹風險不力。buiter還預計,英國央行會在明年年中開始加息,而美聯儲要到2011年才會采取行動。
而另一方面,已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場對英國經濟復蘇的力度預計不足。用倫敦商品對沖基金bluegold capital management llp董事總經理stephen jen的話說,英國經濟的復蘇前景被市場低估,英鎊已經過度貶值。
德意志銀行首席英國經濟學家george buckley則指出,危機爆發以來,英國央行采取措施的力度大于其他很多央行,英鎊的下跌速度亦然,因此英國央行有可能率先踏上加息之路,而一旦經濟開始復蘇,英鎊的上漲速度也將快于其他貨幣。
澳聯儲:經濟復蘇支持加息?
然而,也有市場人士并不認同英國央行將率先加息的看法。新加坡星展銀行(中國)高級副總裁、利率產品交易部主管程兵接受cbn采訪時就說:“英國經濟依然是最糟糕的,英國央行不太可能率先加息。”
在程兵看來,目前市場呼聲最高的是澳大利亞聯儲或將首先走上升息之路,主要因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經濟聯系非常緊密,隨著中國經濟的回暖,澳大利亞有可能提前走出衰退,從而“先動手加息”。
而周二澳聯儲主席史蒂芬斯的公開言論也為投資者預計該國將率先加息提供支撐。史蒂芬斯表示,當前的低利率給經濟帶來支撐,但真正的挑戰是確保低利率推動房產興建,而非引發物價上漲。
史蒂芬斯還指出,經濟刺激計劃可能還要維持一段時間,但全球央行需要在適當時機撤銷此前實施的寬松政策。“沒有人規定央行在失業率達到峰值前不能升息。”他表示。該言論促使投資者預計該央行在今年年底前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升至5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曹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