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六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國際論壇在深圳舉行,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姜洋代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發表演講。
尚福林的演講稿中提到,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我國資本市場內外部環境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上市公司質量逐步提高,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日益完善,機構投資者比重穩步上升,證券期貨法制體系日趨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不斷加大。而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總體規模迅速擴大,運行基礎逐步鞏固,機構投資者隊伍也不斷擴大,影響力日益增強,已經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力量,在我國國民經濟和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尚福林在演講稿中指出,要抓住有利時機促進我國機構投資者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進一步推動機構投資者發展壯大,必須不斷提高機構投資者的整體質量,必須進一步強化機構投資者的風險控制機制。尚福林就貫徹好、落實好十七大作出的發展資本市場的戰略部署,促進機構投資者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五點具體建議:
第一,繼續強化市場基礎,為機構投資者隊伍持續發展、壯大創造有利的環境,要進一步加強市場基礎性建設,完善市場功能,提高市場運行效率,積極推進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逐步形成各層次市場間有機聯系的資本市場體系。循序漸進地推進公司債券,金融衍生品發展,包括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各類市場參與主體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進一步提高監管水平,嚴厲打擊市場上的違法違規活動,從根本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推動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協調發展。進一步增強專業機構投資機構穩定市場的作用,要在發展壯大機構投資者整體規模的同時,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機構投資者的結構,改變證券投資基金發展較快,企業年金、社保基金等機構發展相對滯后的局面。不斷完善各項政策制度,繼續擴大保險資金,企業年金和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資本比例和規模,鼓勵和引導以養老金為代表的長期機構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相互競爭的專業化機構投資者隊伍。
第三,加強機構投資者監管和風險防范,推動產品的業務創新,加強對機構投資者行為的監管,推動建立科學、高效、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防止利益輸送和操縱市場等行為。推動完善機構投資者激勵的約束機制,切實改變機構投資者投資行為短期化和同質化的取向,在此基礎上機構投資者隨著市場發展有序地實現投資多元化,主要增加公司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拓寬資產配置渠道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拓寬基金公司業務范圍,實施推出基金的機構理財業務試點,時機成熟后逐漸向其他公司推廣。
第四,積極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專業優勢,提高投資者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創新教育方式、拓寬教育渠道,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把投資者教育融入企業運作和市場營銷的各個環節,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理財投資理念。
第五,循序漸進地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增強機構投資者在開放環境下的競爭實力,積極穩妥推進qfii的業務試點,推動基金業開辟境外投資市場。學習借鑒成熟市場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投資環境、投資機能,促使我國機構投資者大而強、強而優,在競爭合作中走向成熟。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作者:楊?藜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