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在月23日首先向社會公開了2012年的部門預算,拉開了今年中央各部委推進預算公開的大幕。截至目前,已有80多個中央部門陸續公開部門預算。今年預算公開速度之快遠超往年,5月份,98個中央部門預算有望悉數公開。
今年是中央各部委推進部門預算公開的第三年。2010年首次推進部門預算公開過程中,報送全國人大審議預算的98個中央部門中,有75個公開了部門預算。2011年,公開部門預算的中央部門數量增加到92個,并有90個中央部門公開了部門決算。
專家表示,與過去部門預算公開“推三阻四”等力求遮掩的做法相比,今年各部門推進預算公開的時效性增強了,一些細化公開的舉措也顯示今年部門預算公開的質量有了明顯提升。而且,今年各部門的預算報告發布得更早,格式更統一,形式也更豐富。今年部門預算公開最大的亮點是增加了部門職能介紹。同時,很多部委都對部門預算收支進行了說明,并增加了名詞解釋。
“各部門及時公開了部門預算,而且大部分還被放置在部門網站的顯著位置,公開的態度值得肯定。”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統一部門預算格式,到增加各種形象、直觀的圖表,再到細化解釋說明,今年部門預算更加方便公眾對比和了解各部門資金流向。”
長期關注預算公開的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蔣洪注意到了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的新變化。他認為,今年部門預算公開最大的亮點是增加了部門職能介紹。“讓公眾了解部門職能,是強化預算審查監督的必備信息,這是一大進步。”蔣洪說,只有了解這些錢要拿來干哪些事,才能對錢花得好不好做出合理判斷,如果不知道錢都要投向哪些領域、要干多少事,預算表中的數字就失去意義。
不過蔣洪認為,現有部門職能介紹仍過于籠統,“各部門只列出下屬單位,沒有公布每個下屬單位人數、資源占用、辦公用地等信息,而這些信息對監督用錢都很重要。此外,將中央機關和幾十家下屬單位預算放在一起表述,不便于公眾更詳細了解部門花錢情況,公開還有待進一步細化。”
此外,蔣洪還表示,目前的部門預算只公開了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教育等屬于政府功能分類的支出安排,而包含工資、獎金、福利以及“三公”經費等在內的經濟分類支出安排并沒有公開。蔣洪說,功能分類支出顯示的是政府部門在履行職能時的費用支出,經濟分類支出則可以深入到每一個項目、每一筆錢是怎么花的。要評價一個單位資金用得好不好,還要看經濟分類支出,尤其是“三公”經費的支出。只公布功能分類支出,不公布經濟分類支出,政府部門預算公開的效果就打了折扣。
根據安排,6月底左右,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2011年中央決算后,財政部將公布2011年“三公”經費決算數和2012年預算數。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對“三公”公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今年中央部門要細化“三公”經費的解釋說明,公開車輛購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接待有關情況,公開行政經費支出情況。這也意味著今年三公公開力度將會加大,值得期待。
財政信息公開分為功能性支出和經濟性支出。此前,中央財政信息公開主要是公開功能性支出,即主要反映政府的錢花到哪里去了,如教育支出、醫療衛生支出等。而“三公”經費屬于經濟性支出,所謂“經濟性支出”主要反映政府的錢的具體用途,包括人員工資支出、采購支出、基本建設支出等內容。
全國查處3305件工程招投標違法違紀案件
中央工程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介紹說,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以來,截至2012年3月底,全國共查處工程建設領域違紀違法案件21766件,其中涉及招標投標環節的3305件,占15.2%。
據介紹,在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中,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查處了一批發生在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環節的典型案件。案件查處情況表明,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環節腐敗案件仍然易發多發。
主要表現在:有的領導干部濫用決策權、審批權,違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有的業主單位或中介機構把應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規避招標,將應公開招標的項目改為邀請招標,在招標文件中設置不合理條款限制或排斥潛在投標人,幫助特定投標人中標;有的招標人向特定投標人泄露標底、技術指標參數等保密事項,擅自改變招標條件或定標辦法;有的評標專家在評標中為特定投標人打高分或壓低其他投標人的評分;有的投標人之間采取“投標聯盟”、“有償陪標”、“輪流坐莊”等方式串通投標,有的掛靠多家企業、借用他人資質圍標串標。
中央工程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大辦案力度,突出辦案重點,以《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頒布實施為契機,繼續突破一批招標投標環節的違紀違法案件。要深挖細查違規問題背后隱藏的腐敗問題,重點查處領導干部利用職權違規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收受賄賂的案件。要通過查辦案件,注意發現體制機制和制度上的漏洞,建立健全從源頭上有效防治腐敗的長效機制。
重慶出臺工程招投標交易監管實施細則
記者4月30日從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獲悉,該局出臺《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交易監督管理實施細則》,明確對招投標工作的監管職責和范圍,對招標備案、評標專家的抽取、開標、評標等內容進行較為詳細的規定。
目前,市國土房管局每年土地整治項目和地質災害治理項目招投標金額約3億元,出臺《細則》將有利于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對不斷完善招投標工作的有關規章制度,規范招投標工作,加強廉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今后研究并出臺招投標代理機構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強招投標制度建設。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徐蕊 韓潔 侯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