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土地出讓收入降低、各地主動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短期降低稅收收入等因素影響,去年財政收入低增長趨勢或將在今年延續。隨著各地地方“兩會”的結束,各地紛紛公布了去年財政收支情況和今年的財政收入預算,財政部日前首次匯編了29個地區201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3年的預算草案,結果顯示,包括北京、江蘇、河南在內的超過八成地區均在其預算報告中坦承今年財政收支將會面臨壓力。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其公布的預算報告中明確描述今年將面臨財政收支壓力的地區有北京、山西、遼寧、大連、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河南、湖南、深圳等地。各地在承認面臨收支壓力的同時都主動調低了財政收入的增速目標,比如山西省2013年財政收入計劃安排增長12%,比上年收入計劃增幅調低3個百分點;山東省將2013年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安排4546.6億元,增長12%,相比2012年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幅縮減5.5個百分點。
對影響財政收入增速的原因,各地也給出了不同解釋。從宏觀來看,山西、遼寧、吉林等各省均表示,世界經濟增長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主導產業普遍面臨市場需求減弱、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和企業利潤空間收窄等因素帶來的財政收支壓力。另一方面,各地正在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也影響了財政收入。比如北京市表示,經濟還處于結構調整期,新興產業的成熟發展仍需時日,對經濟增長和財政增收的支撐力有待增強,這都是財政收入增長面臨的不確定因素。
在土地收入方面,河南省則坦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的增長也將繼續受到制約。
對今年可能出現的財政壓力,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曾表示,2013年國際經濟形勢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國內經濟運行還面臨不少困難,企業利潤下降,結合稅制改革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都將減少一些收入。財政收入增長將會比較低。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認為,前幾年我國財政收入增速保持高速增長,基數越來越大,今后繼續保持之前的速度也存在一定難度,增速下調也在意料之中。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也指出,現在來看,各地紛紛調低2013年財政收入增長預期并不是僅僅考慮到宏觀經濟形勢,也與十八大以來政府更加注重沒有水分的增長觀念有關系。
北京商報訊(記者 丁開艷 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