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緒表達法
情緒是小寶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發育,學習的一個過程,如產生情緒,了解情緒,表達情緒,體驗情緒,處理情緒等,所以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正確的表述情緒很重要,那么小寶的低幼書當中如何去表達情緒呢?如讀到《小金魚逃走了?》就帶有明顯的疑問情感:“小金魚哪里去了?”如讀到《我爸爸》就帶有明顯自豪的語氣: “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2.認知遷移法
低幼書大部分都是認知類的圖畫書,認知里面又包含著無數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將書中的認知經驗遷移到生活中來,對小寶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技能學習。
如講到幼幼成長中的《小鞋子》走一走的時候,拿著寶寶的鞋子真的在地板上一步一步走起來,按照固有的節奏“一、二、一、二”讓孩子感知韻律和節奏,孩子會對繪本有更深的感觸;如《好喜歡吃蔬菜》讀完之后就真的將繪本中的蔬菜種類介紹給孩子看,讓孩子有良好的對照形象記憶。
3.動作表演法
這個是小寶最喜歡的講述方法了,父母夸張的表演手法非常吸引他們的目光,也極大程度的解決了低幼書不好講的困難,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談到的低幼書要非常夸張的表現出來的意思。
如講到《蹦》的時候就帶著寶寶一起真的蹦起來!講到《連在一起》就和寶寶臉貼臉,讓寶寶通過動作去進行情感體驗;講到《點點點》的時候就讓寶寶真的搖一搖,晃一晃,點一點,感知一下。
4.生活延伸法
將生活里的發生的事情和繪本有效結合,將繪本里的故事延伸到生活中來,這是對低幼書最好的詮釋方式。
前幾天聽到一個朋友說《小藍和小黃》孩子不喜歡,為什么那么著名的作品孩子會不喜歡?了解過后才知道,原來他在生活當中沒有感知,相對來說這本繪本太抽象了,為什么這樣說呢?這是一個最簡單的混色原理,讓孩子玩玩顏料,真的把藍色和綠色混合在一起,讓孩子親眼看見混色的變化,那么孩子自然對這本繪本感觸真實,從而大愛。
例如繪本《從窗外送來的禮物》,這里面就有一個整體和部分的知識內容,那么日常生活多和寶寶玩玩這方面的游戲,如將圖形卡片(就是認知大卡)的一部分遮擋起來,讓寶寶猜是什么?這個游戲叫做“冰山一角”孩子都很喜歡。
例如講到繪本《小螞蟻怕燙》就真的把寶寶帶到廚房的水壺處,媽媽假裝摸了一下被燙到了,然后大聲叫:“哎呀!”讓寶寶體會。
5.互動游戲法
和寶寶邊講邊玩,如果能全家參與就更好了!其實讀書的過程也是一種游戲的過程,一種親子互動的過程。
如講到《首先有一個蘋果》和《誰藏起來了?》這兩本,就是非常好的和爸爸互動的好繪本。《誰藏起來了》要爸爸和寶寶準備好,然后媽媽提出問題,給爸爸和寶寶一段時間,等到媽媽翻到下一頁的時候就開始比賽到底誰藏起來了,這種細節處理的能力,寶寶一點也不必我們大人差的!
其實,給小寶講書更多的主動權是在小寶手里,因為無法交流更多的信息,所以媽媽放手給寶寶自主思考的時間是最好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調動寶寶的積極性反而會更重要一些。所以放開自己的聲音,手勢,表情,動作是最好的辦法,把自己也變成一個小寶寶和他們一起瘋一起玩,讓他們覺得媽媽是一個讀書的好伙伴是建立讀書情感的第一步。
版權所有 ? 2001-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