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注冊地分別設于珠海、寧波的久隆財險和東海航運保險相繼收到保監會同意籌建的批復。當這幾張保險“生臉”吸引各方眼球之時,殊不知自保險新“國十條”落地以來,在北京金融大街15號保監會大門外,已聚集了近百支準備自設或收購保險公司的人馬。
新一批保險公司的審批大幕已然開啟。值得一提的是,除傳統的產、壽險公司之外,互助保險、互聯網保險、保證保險等受到政策鼓勵的專業類保險公司,開始受到資本青睞,赫然出現在這批候場隊伍的名單中。
待籌險企名單曝光
一位消息靈通人士昨晚向上海證券報記者透露,雖然目前仍有一批保險公司牌照申請在保監會排隊等批,但新涌入者仍絡繹不絕。
一份在保險高管圈流傳的內部名單顯示,自保險新“國十條”落地以來,已有近百家待籌的保險機構正排隊等候監管審批。知情人士透露稱,尚在低調準備籌備中的保險機構包括山水人壽、民信財險、民信人壽、民豐人壽、大誠國民人壽、科暢財險、信德人壽、寶太人壽、 國恒人壽、易安財險、安鵬財險等一長串名單。
須指出的是,相較以往蜂擁傳統產、壽險公司,一些資本開始逐漸向專業保險領域轉移,主要集中在互助保險、互聯網保險、保證保險、兒童保險等細分保險市場。從記者獲悉的上述名單來看,主要有國民互助保險公司、熊貓在線人壽保險公司、海陸信用保證保險、童緣少兒人壽保險公司等。
背后的原因,與整個保險業大環境不無關系。一來,在政策面,保險新“國十條”打開了整個保險行業的成長空間,尤其是專業性保險公司漸受政策鼓勵和支持;二來,傳統產、壽險市場競爭已十分激烈,如果只是對原有市場主體的簡單復制,做一個跟隨者而不是開拓者,盈利的勝算恐寥寥;三來,股東在相關領域往往有一定的業務協同優勢,借勢切入細分保險市場,未必不是明智之舉。
“新設+收購”兩條路
在挺進保險市場的過程中,并非所有的資本都局限在“新設”這一模式上。隨著保險市場退出機制雛形的初顯,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青睞“收購”模式。
事實上,在排隊等批復的隊伍中,不乏非上市保險公司股權轉讓的交易雙方。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于買方而言,目前一級市場上保險產業資本的并購價格并不便宜,這從側面反映出目前非上市保險股權交易市場供不應求的現狀。
一個保險公司股權轉讓交易,經常吸引十幾家資本前來洽購。“以至于到最后,價格越抬越高,有的甚至超過了二級市場上市保險股和保險影子股的估值水平,貴得離譜。”正當行內人都在感嘆這樣的價格著實“看不懂”時,卻不斷有資本紛至沓來。
其中,不乏民營資本及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上市公司。一家民營企業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其背后大佬要打造“實業+金融”的綜合平臺,看中了保險的融資杠桿。“新的保險牌照獲批不易,相比之下,收購現有保險公司股權所涉及的各項監管流程在操作上相對簡單一些。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則是,參股模式所帶來的利潤在短期內或能立竿見影,而新設保險公司獲批開業后將面臨機構布局及業務拓展等不確定性,投入的資本與回報往往不成比例。”
城外的想進來,自然也有城里的人想出去。去年起實施的《保險公司收購合并管理辦法》,無疑為“圍城”內外的各路資本提供了更多形式的對接平臺,可以預見,未來保險業將迎來一輪重組洗牌潮。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資本雙向流動的加速,也體現出我國保險市場的日趨成熟與規范。
返回頂部
版權所有 ? 2001-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