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國十條”高調出爐,要實現世界保險強國夢。在這一年,險企在各領域動作頻頻,黑馬上演搶籌大戰、險資出海淘金、產業鏈延伸至養老健康領域。今年1月26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稱,新“國十條”與商業健康險的頂層設計翻開了保險業加快發展和走向騰飛的新篇章。“全保會”頻頻傳出“首次”,保險業總資產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保費收入首次突破2萬億元,預計利潤首次突破2000億元,投資收益率創下五年新紀錄。
保費“破”2萬億
2014年保險業不斷調整結構,一方面加強保障,另一方面也不否認保險的金融屬性,在理財市場大行其道。保險業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大關。保險業增速達17.5%,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一年。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7203億元,同比增長16%;人身險保費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2%。
保險學者王穩認為,“好成績”得益于幾個因素,一是行業自身改革驅動,如費率市場化改革、保險投資渠道放開等。
從外部環境來看,宏觀經濟增速保持7.4%、經濟結構調整、重視服務業、新“國十條”以及商業健康險發展相關意見的發布等,都是保險業發展的利好因素。
投資收益“破”5000億
在投資方面,保監會采取了“放開前端,管好后端”的原則,放開了盡量多的投資渠道來滿足險企的投資需求,目前不動產、債權、股權、信托計劃、資產證券化產品等均成為險企掘金之地。再加上去年下半年股市出現階段性回暖,險資抓住了這一難得的機遇,加倉明顯。
保險資金運用實現收益5358.8億元,同比增長46.5%,創歷史新高。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為6.3%,綜合收益率為9.2%,比上年分別提高1.3個和5.1個百分點,均創五年來最好水平。不過,嘗到甜頭的險資仍需要警惕無形的市場風險,如經濟金融領域的風險變化將更加直接地影響保險資金運用。
利潤“破”2000億
一年來,保險公司預計利潤2046.6億元,同比增長106.4%,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可觀的投資收益,中小險企能分享多少?答案可能在今年4月底保險業年度報告出齊時將浮出水面。
據了解,大險企盈利不斷增強,更多的中小險企仍在賠錢。而目前,追求市場規模照樣是各家公司首要的任務,這樣經營狀況將很難扭轉,尤其對于那些大力推銷理財型保險的公司,經營成本將進一步被推高。以投資收益超過5300億元、利潤收入超過2040億元來看,有超過3000億元的投資收益被承保、經營費用所吞噬。如何通過承保節約支出緩解投資壓力,也將是保險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總資產“破”10萬億
總資產規模的大小,表現出該行業在市場上的影響力。2014年,保險業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大關,保險業增速達17.5%,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的一年。截至2014年底,全行業凈資產1.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6.4%。盡管保險業總資產規模實現歷史性突破,但目前來看,在整個金融領域“盤子”還算很小。信托業的資產規模早在2013年已達到10萬億元,去年三季度末信托業業更是突破12萬億元大關。因此,保險業在鼓勵業務結構調整的同時,并沒有限制開發理財型保險產品的銷售,而理財型保險發展已遠遠超過了保障型產品的收入水平。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陳婷婷/文 賈叢叢/制表
返回頂部
版權所有 ? 2001-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