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安聯旗下一家公司)處獲得官方郵件回復,“我們確認的是Allianz Global Corporate & Specialty UK (德國安聯旗下公司)是亞航飛機機身和責任險的首席再保險人。但現在去評價此事為時尚早,我們會一直關注這架失去聯系的飛機所有后續影響并為之祈禱。我們將同保險經紀人和合作再保人一同,全力支持并高效配合亞航。”
29日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一家中資再保險內部人士處獲得失聯客機損失預估值。該內部人士稱,在不涉及地面損失的情況下,該架飛機價值是3760萬美元,完全損失預估值為4420萬美元左右,加上責任險,如果按50萬美元一人估算的話,責任險損失為7750萬美金,兩項合計1.21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2017, -0.0200, -0.32%)約為7.6億元。
實際上還有壽險和人身意外險的賠償,以上估的是非壽險的損失。上述再保人士強調,對此預估也只代表一方機構觀點,并且目前飛機只是失去聯系,損失大小尚不能立即下結論。
據路透社報道,印尼搜救部門負責人稱飛機可能已經墜入海里。該架飛機上載有155名乘客和7名機組成員。
航空意外事件中可能涉及的保險一般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個人意外傷害及人壽保險和飛機相關的商業財產險,其主要險種包括機身一切險及責任險、第三者責任險和戰爭、劫持險等。前者通常由旅客或旅行社等自行安排,后者則通常由航空公司負責。
安聯集團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2012年度總收入達到1064億歐元,經營利潤95億歐元。壽險和健康險領域的保費收入達523億歐元,財產險和責任險的保費收入469億歐元。
安聯報告:70%空難源于人為過失
安聯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郵件稱,“請理解我們不能就此案的客戶信息做詳細披露,但2015年12月安聯發布《全球航空安全研究》對航空安全做了詳細闡明,盡管航空業的整體安全水平已有大幅提升。但今年三起特大航空事故值得我們重點研究航空飛行風險。”
死亡率不到億分之二,這是目前航空業的平均飛行安全水平。而1962年至1971年間,這個比例為億分之133。該數據來源于安聯集團屬下、提供航空航天保險的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和美國安柏瑞德航空航天大學于12月初共同發布《全球航空安全研究》。
對全球商用客機致命空難的進一步分析得出,70%的空難源于人為過失,其中主要原因是飛行員疲勞駕駛。雖然機組資源管理和自動化飛機駕駛艙等措施提高了安全水平,但是自動化是一把雙刃劍。
“飛行員應該分別在是否使用自動化設備的情況下持續進行飛行訓練。飛行員要安全操作一臺飛機必須具備基本的駕駛技能,因為有可能面對自動化設備突然失靈的情況”,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航空理賠負責人Sebastien Saillard表示。
《全球航空安全研究》以2003年至2012年的飛行事故為例,指出大部分的事故發生在飛機下降和著陸時(57%),其次是起飛后的攀升階段(24%)。只有9%是發生在飛行期間。
非洲飛行記錄最差
上述研究稱,北美和歐洲商用客機的飛行安全記錄最佳,非洲則最差。2012年,全球45%的空難發生在非洲。
原因之一是非洲的商用客機中多數是第二代飛機,占所分析的機隊規模的一半以上。非洲某些國家的飛行安全和培訓標準比歐美落后近50年。
在歐美等保險意識較強的國家,與坐飛機有關的保險如航空意外險和旅游意外險的發展成熟,市場龐大。而這兩款個人險種在中國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整體規模仍偏小。
“個人保險的作用就是當意外發生后,幫助被保險人(及其家屬)及時獲得保險補償,盡快恢復原來的生活狀態”,同屬安聯集團的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資深核保經理介紹,“但大部分旅客會有誤解,認為已有醫保所以無需再購買旅游意外險。這些旅客忽略了意外發生后有些費用并非醫保覆蓋范圍內,如境外治療費用和境內外昂貴的緊急醫療運送和送返。”
對于《全球航空安全研究》所提及的非洲飛行安全記錄較差,上述人士表示,近年來非洲國家還曾出現飛機著落時撞上跑道上的斑馬群引致機身受損、旅客受傷的情況。由于有些非洲國家并不在保險公司的承保區域內,因此,他建議前往非洲的旅客若要獲得最合適的保障,在選擇境外旅游意外險產品時,需先向保險公司客服確認旅游目的地是否在該保險產品的承保區域內。
返回頂部
版權所有 ? 2001-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